close
由於蜂很強大,腹末有刺,不好惹;食蚜蠅擬態蜂類,因而有保護作用。其實仔細觀察並不難區分:
食蚜蠅屬於雙翅目,身上只有一對翅膀,而蜂類屬膜翅目,長有有二對翅膀;
食蚜蠅的觸角短,蜂類觸角較長;
食蚜蠅的後足纖細,常見的蜜蜂等蜂類有比較寬闊的後足,用來收集花粉。
熟悉食蚜蠅的人,即使在飛行中也可以分辨出它們與蜂類的不同:食蚜蠅在飛行時能較長時間於空中懸定,飛行動作平穩,而蜂類飛行時常有輕微的左右擺動。
裂翅蚜蠅(Milesia fissipennis Speiser, 1911)屬於食蚜蠅科、迷蚜蠅屬,體長約12~15mm,外觀擬態胡蜂,體型碩大,可算是食蚜蠅中的巨無霸;
體色具黃、褐、黑色的斑紋;複眼是褐色,胸背板寬大,有粗獷的縱、橫紋,以黃色為主,上有2條黑色橫斑,一條縱斑,上六橫斑不相連,腹背的環節略呈方形,上面有黃、黑、褐色的斑塊,色彩十分鮮豔。
裂翅蚜蠅主要分布於低海拔山區,喜歡訪花,常見於林道低空飛行。
食蚜蠅成蟲於早春出現,春夏季盛發,性喜陽光,常飛舞於花間草叢或芳香植物上,取食花粉、花蜜,並傳播花粉,有時也吸取樹汁。
今年七月份三次觀察到這種少見的裂翅芽蠅,於盛夏時節都訪花冇骨消,似乎冇骨消是它們的最愛。
成蟲羽化後必須取食花粉才能發育繁殖,否則卵巢不能發育成熟。一般的食蚜蠅成蟲在露天或樹林中飛翔交配,雌蟲產卵於蚜群中或附近,以便幼蟲孵化後即能得到充足的食物,幼蟲孵化後立刻就能捕食周圍的蚜蟲。
蚜蟲每年會造成以千萬計的農作物損失,食蚜蠅不但是這種害蟲的天敵,某些成蟲的食蚜蠅更是重要的授粉媒介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