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花益母草的英文名稱叫做Motherwort唇形科、益母草屬;別名不少,有白坤草、茺蔚、坤草、地母草等等,顯然都與母親有關;因為益母草全株都具有藥效,能治婦人胎產諸病,可以活血消腫,治月經不調,因此以「益母」為名。它對婦女也有美容的功效,《新唐書》中記載武則天高齡仍姿色不衰,傳聞她就是用益母草美容。



益母草花色有紅白兩種,白花原名叫做「茺蔚」,分布於台灣全境平野至低海拔山地,常栽培於園圃中供作民間藥用。幾乎全年都會開花結果,以3 ~5月為盛花期,台灣原產,也分布於中國大陸、日本、韓國。

益母草為一年或兩年生的草本植物,有
40~100公分高,葉子分基生葉與莖上葉,基生葉卵心形,有長柄,花開時會枯萎;莖上葉對生,葉身3全裂或深裂,裂片又複羽狀分裂,接近線形,形狀頗特殊,對植株有平衡穩定的
作用。





陽明山東昇路邊的菜圃裡長了好幾株,雖然是冬季了,並非盛花期,仍然開了不少花,花冠長 1~1.5 公分,瓣緣裂開到花筒長1/2 處,上下唇等長,上唇倒卵形,下唇開展,像是個小白人形狀。

花聚生在莖節上,輪繖花序,唇形花冠淡粉紅色或白色,集生於葉腋,花萼筒狀鐘形,5裂,雄蕊有4,花上有一隻小蜘蛛

紋白蝶當然不會忘記來訪花。

花朵逐漸凋萎,變成淺咖啡色,綠色的初果也長出來了。
果實為小堅果,黑褐色,長約 0.2 公分,長圓狀三稜形,略為扁平。



(20120415補編,更新圖片)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處處禪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