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「楓紅層層」並不適用於尖葉楓,這是因為深秋之時,尖楓葉是滿株黃葉而非酡紅,霜降時其葉色之轉變也十分亮麗好看。
尖葉楓名字的由來在其長橢圓卵形的葉子,葉片的尾端拉得又長又尖。在台灣一片賞楓的熱潮下,尖葉楓並不很「紅」。
尖葉楓又名尖尾楓、川上氏楓,楓樹科、楓屬,《台灣植物誌》中註明大屯尖葉楓Acer kawakamii var. taitonmontanum 即為尖葉楓Acer kawakamii 的同物異名。
尖葉楓是臺灣特有種,天然分布於臺灣全島中央山脈中高海拔1,500~2,600公尺之森林中,常與檜木林混生,族群數量頗多,在北部陽明山竹子湖海拔650m以上處亦可發現,也是「北降現象」的物種之一。
尖葉楓的花期在2~3月,春天新長出嫩葉時,許多花串就都已展開了笑顏,就像一串串可愛的小鈴鐺掛在枝頭。
花很小,雜性花,雄花與兩性花同株,開花與葉的生長同時;花多數,頂生的總狀花序排列;腋出,
花序細長,長5~6公分,斜上昇或下垂,帶有毛茸;
萼片5枚,卵形或卵狀披針形,長0.2~0.25公分,先端凹入;花瓣5枚,卵形或長橢圓形,長0.4~0.45公分,先端凹入,黃綠色;雄蕊6~8枚,較萼片短;子房光滑,綠色;花柱短,柱頭2歧。
這隻黑大蟻在雄性花上覓食。
花冠還沒完全脫落,尖葉楓果實的小翅膀就張開來了。
果實為翅果,果序頂生,長約5~7公分;果梗長0.6~0.7公分,略有毛茸或光滑無毛;
翅果全長約2~2.5公分,寬0.8~1.2公分,呈鈍角狀相交,翅果具鐮刀狀的兩翼,張開約120-135度。果期 7~8 月。
這株新生小苗的幼葉顏色美麗,油亮亮的好有生命力。
葉對生,卵形至卵狀長橢圓形,長7~10公分,寬4~6公分,先端漸尖而呈尾狀,基部圓或略呈心形,紙質,不規則鋸齒;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,背面淡綠色;
葉脈上初有毛茸,後逐脫落而呈光滑無毛;葉柄長3~4公分,略帶紅色,光滑無毛茸。幼葉比較接近掌形,老葉的尾巴就拉得更長更尖。
楓葉變紅,是由於花青素的作用,秋天天氣轉冷,樹葉輸送養料的能力減弱,葉子裡的養分葡萄糖傳輸不出去,留在葉子裡,變成花青素,葉子便逐漸變紅;同時,由於天氣變冷,葉子裡的葉綠素不斷分解,綠色減弱,被紅色代替。花青素遇到酸才能呈現紅色,所以只有酸性葉子才能變紅,青楓、台灣紅榨楓及台灣掌葉楓的葉子屬於酸性葉, 所以秋冬之際會變成紅色。光線也有利於花青素的形成,如果冬天的溫度低而且光線充足,楓葉也就愈紅。
台灣平地冬天的溫度不夠冷,所以楓葉不容易變紅,青楓在低海拔所見的色彩,多黃橙相雜且紅豔不足。北部陽明山在寒冷而晴朗的日子裡就可以觀賞到漂亮的紅葉, 可惜陽明山的冬天常是陰雨綿綿的天氣,溫度有時候夠低,可是經常光線不足,楓葉也只能是黯然無光的暗紅色。尖葉楓的葉片平常是綠色的,入秋溫度降低以後, 葉片裡的葉綠素漸漸分解,剩下胡蘿蔔素,所以變成黃色,尖葉楓並不是酸性葉,因此只黃而不紅。
菜公坑山第一登山口的這株尖葉楓黃得均勻而好看,每到秋風起就迫不及待的去探望它。
秋風當然也掃落了滿地的黃葉。
尖葉楓樹形優美,樹葉至冬季時,落葉前會轉變呈黃色,頗具觀賞價值,為自生之優良樹種,值得加以推廣。
(20130325補充圖片)
尖葉楓名字的由來在其長橢圓卵形的葉子,葉片的尾端拉得又長又尖。在台灣一片賞楓的熱潮下,尖葉楓並不很「紅」。
尖葉楓又名尖尾楓、川上氏楓,楓樹科、楓屬,《台灣植物誌》中註明大屯尖葉楓Acer kawakamii var. taitonmontanum 即為尖葉楓Acer kawakamii 的同物異名。
尖葉楓是臺灣特有種,天然分布於臺灣全島中央山脈中高海拔1,500~2,600公尺之森林中,常與檜木林混生,族群數量頗多,在北部陽明山竹子湖海拔650m以上處亦可發現,也是「北降現象」的物種之一。
尖葉楓的花期在2~3月,春天新長出嫩葉時,許多花串就都已展開了笑顏,就像一串串可愛的小鈴鐺掛在枝頭。
花很小,雜性花,雄花與兩性花同株,開花與葉的生長同時;花多數,頂生的總狀花序排列;腋出,
花序細長,長5~6公分,斜上昇或下垂,帶有毛茸;
萼片5枚,卵形或卵狀披針形,長0.2~0.25公分,先端凹入;花瓣5枚,卵形或長橢圓形,長0.4~0.45公分,先端凹入,黃綠色;雄蕊6~8枚,較萼片短;子房光滑,綠色;花柱短,柱頭2歧。
這隻黑大蟻在雄性花上覓食。
花冠還沒完全脫落,尖葉楓果實的小翅膀就張開來了。
果實為翅果,果序頂生,長約5~7公分;果梗長0.6~0.7公分,略有毛茸或光滑無毛;
翅果全長約2~2.5公分,寬0.8~1.2公分,呈鈍角狀相交,翅果具鐮刀狀的兩翼,張開約120-135度。果期 7~8 月。
這株新生小苗的幼葉顏色美麗,油亮亮的好有生命力。
葉對生,卵形至卵狀長橢圓形,長7~10公分,寬4~6公分,先端漸尖而呈尾狀,基部圓或略呈心形,紙質,不規則鋸齒;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,背面淡綠色;
葉脈上初有毛茸,後逐脫落而呈光滑無毛;葉柄長3~4公分,略帶紅色,光滑無毛茸。幼葉比較接近掌形,老葉的尾巴就拉得更長更尖。
楓葉變紅,是由於花青素的作用,秋天天氣轉冷,樹葉輸送養料的能力減弱,葉子裡的養分葡萄糖傳輸不出去,留在葉子裡,變成花青素,葉子便逐漸變紅;同時,由於天氣變冷,葉子裡的葉綠素不斷分解,綠色減弱,被紅色代替。花青素遇到酸才能呈現紅色,所以只有酸性葉子才能變紅,青楓、台灣紅榨楓及台灣掌葉楓的葉子屬於酸性葉, 所以秋冬之際會變成紅色。光線也有利於花青素的形成,如果冬天的溫度低而且光線充足,楓葉也就愈紅。
台灣平地冬天的溫度不夠冷,所以楓葉不容易變紅,青楓在低海拔所見的色彩,多黃橙相雜且紅豔不足。北部陽明山在寒冷而晴朗的日子裡就可以觀賞到漂亮的紅葉, 可惜陽明山的冬天常是陰雨綿綿的天氣,溫度有時候夠低,可是經常光線不足,楓葉也只能是黯然無光的暗紅色。尖葉楓的葉片平常是綠色的,入秋溫度降低以後, 葉片裡的葉綠素漸漸分解,剩下胡蘿蔔素,所以變成黃色,尖葉楓並不是酸性葉,因此只黃而不紅。
菜公坑山第一登山口的這株尖葉楓黃得均勻而好看,每到秋風起就迫不及待的去探望它。
秋風當然也掃落了滿地的黃葉。
尖葉楓樹形優美,樹葉至冬季時,落葉前會轉變呈黃色,頗具觀賞價值,為自生之優良樹種,值得加以推廣。
(20130325補充圖片)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