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奧氏虎皮楠也是容易引起誤解的植物名稱,奧氏虎皮楠並不是一般我們所稱的「楠木類」的植物,楠木類植物如紅楠、香楠、大葉楠等等都屬於樟科;奧氏虎皮楠卻屬於虎皮楠科、虎皮楠屬,原產於中國大陸、高棉、越南台灣台灣原生種,廣泛分佈於低至中海拔約200~1,200公尺的山地,叢林或路旁,是常見的常綠喬木;各地可見,喜生於稜線多風處,佔據森林第一層樹冠。

虎皮楠科又稱交讓木科,共有30種,分布於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,本科植物都是常綠灌木或小喬木,在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類法中,將交讓木科單獨列出一個交讓木目,屬於金縷梅亞綱,1998年根據基因親緣關係分類的APG 分類法則將其放在新設立的虎耳草目中。

奧氏虎皮楠的學名Daphniphyllum glaucescens Blume ssp. oldhamii (Hemsl.) Huang var. oldhamii (Hemsl.) Huang。奧氏oldhamii也是英國採集家奧德漢的拉丁化,別名也稱俄氏虎皮楠、交讓木,

奧氏虎皮楠雖為常綠樹木,當翌春新葉開放之初,老葉也全部凋零,呈新舊交替現象,故被稱為交讓木。

奧氏虎皮楠植株高可達8公尺,為生長在森林邊緣的中型喬木,樹形整齊,枝葉濃密,枝條疏展而開,具有多數分枝,小枝條細長,直立或斜上昇,綠色,光滑無毛,老樹幹常長腫瘤,像虎皮,因而得名。



奧氏虎皮楠的樹葉通常叢生於枝頂,幼葉葉緣會呈不規則鋸齒狀,

葉多叢生於小枝條先端,橢圓形或狹長卵形,長7~14公分,寬2.5~4公分,先端銳尖或漸尖,少數呈短尾狀,基部鈍或漸狹,全緣但略向後反捲,

葉柄呈淡紅色,葉柄長1.5~3公分,圓柱形,有溝紋。表面暗綠色,春天長出的新葉也是紅色,襯著老葉很好看,

背面灰褐色而帶粉白狀,常具有乳頭狀突起物,側脈每邊7~11枚;網脈清晰可見,具明顯的閉鎖葉脈。

蟲癭瘤狀突起,正面鮮黃色,還有紅色的網狀斑紋,像是腫瘤還帶有血管,看起來有點可怕,

背面則灰白色,被寄主的葉面呈現枯萎現象,造癭昆蟲為木蝨類。

奧氏虎皮楠是雌雄異株的植物,在同一株植物上,我們只能找到雄花或是雌花的其中一種,而無法同時找到兩種花。

奧氏虎皮楠的花也相當奇特,它們沒有花瓣的構造,而只有數片小小的花萼,所以乍看之下,雄花只剩下雄蕊,而雌花則是只有一個子房頂生著二叉的柱頭。春季開花,生,總狀花序,無論雄花或雌花均只具花萼而無花瓣。

雄花多數,呈腋生或近似頂生的總狀或少數圓錐花序,排成車輪狀,好似一朵朵迷你的小菊花。花序長5~9公分,光滑無毛,卵形的花萼裂片4~6枚,很短,長0.15~0.2公分,先端銳尖,雄蕊7~8枚,花絲短又粗壯,花藥長橢圓形,先端有尖突;

雌花也是多數,腋生的總狀花序,花序長4~5公分,有稜角,圓柱形;花萼4~5 裂,裂片卵狀三角形,長0.2~0.25公分,

先端銳尖,子房長橢圓形,長0.4~0.5公分,光滑無毛,花柱2歧,先端有時呈捲曲狀,有退化雄蕊,但早落性,通常看不到。



授粉之後,花萼逐漸萎縮脫落,小果實冒出來了。



果實為核果,橢圓形或長球形,長0.8~1.4公分,直徑0.4~0.6公分,先端有萎縮的花柱殘存,表面有小疣狀突起,

夏日清晨,朝陽映射著滿樹的綠果,

果實由綠轉紫紅色,色澤逐漸加深,成熟時灰黑色,相對於細小的雌性花而言,果實算是很大顆的。



奧氏虎皮楠與杜英科的薯豆兩者葉形很像,在野外也常混生在一起,一不小心很容易錯認。分辨的要點有葉柄,薯豆的葉柄兩端膨大,奧氏虎皮楠兩端膨大較不明顯;葉緣則薯豆粗鋸齒緣,奧氏虎皮楠的葉片全緣;葉背更容易分辨,薯豆的葉背淡綠色,奧氏虎皮楠葉背粉白,特殊的羽狀網脈非常細緻優美。

奧氏虎皮楠的用途多多,虎皮楠樹型優美,為良好的綠化環境之園林樹,其木材細緻,可作為建築和家具之用,種子含油量也多,可供榨油。
(20130509補編,補充圖片)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處處禪機 的頭像
    處處禪機

    處處禪機

    處處禪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