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青出於藍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,指青色染料是從藍染植物裡提煉出來的,但是顏色比藍染植物還深;用以比喻弟子勝於老師,或後輩優於前輩。這句成語的出處是《荀子.勸學》的這一段話:「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,冰,水為之而寒於水。」可見藍染技術源遠流長,戰國時代的荀子還拿它來做比喻。

早期台灣藍染產業所栽植生產的藍染植物,主要為豆科植物的木藍以及爵床科植物的馬藍。目前所知的藍染植物還有蓼科植物的蓼藍和十字花科植物的菘藍。藍染植物主要被應用在製作藍靛染料,是傳統印染工藝三原色的染料之一。
馬藍是多年生亞灌木,別名有大菁、大青(並不是馬鞭草科、海州常山屬的大青)或山藍,爵床科、馬藍屬,花期在6~10月,果期則約7~11月,植株高可達一公尺左右。它是18世紀時才引進台灣的一種經濟作物,是非常成功的歸化種,馬藍如今已在台灣各地到處可見。
陽明山國家公園有「菁山路」、「平菁街」等路名;在北投清天宮附近也有「頂青礐」、「中青礐」及「下青礐」,這些地名的由來,與陽明山早期的先民藍染產業有密切的關係。

往昔農民時常在水源旁邊或潮濕的山谷種植馬藍,一年可採收2次,割下整株莖葉後,放入青礐(ㄑㄩㄝˋ)中去提煉染料,採用發酵水解法
青礐通常是
於山上溪谷水源處,用石塊堆置、構築的圓形或方形的凹池,供浸泡馬藍使用,再經發酵、沉澱、濾水後,收集藍泥,製作藍色染料。青礐裡面放乾淨溪水,將採收的馬藍置入後使其發酵數日,溶出藍色的濃稠液體,為了運輸上的方便,常將藍色染料滲入石灰,製成藍靛。
通常在清晨有露水時採收,不然藍葉會凋萎變成黑色,便無法溶出藍色色素,這也是為何青礐通常設置於馬藍栽種的溪谷旁的原因,它必須採收後趁新鮮時,就近置入浸泡池中,並引入溪水發酵。台灣北部大屯山區除了適合馬藍生長,更有多變的地形與豐富的水源,造就了盛極一時的藍染產業。
在清朝咸豐年間,台灣的藍靛在
1880年台灣外銷的產業中,以重量統計排第三名(如以金額計則排第一名),僅次於米、煤;然而,到了日治初期,由於人工合成染料的進步,就取代了這項昔日重要的藍染產業。

雖然花期到十月,十二月底的天母古道上馬藍的花仍然開得很興盛。

穗狀花序腋生,花序長可達 15 cm;苞片葉狀,長 2-2.5 cm,萼筒深裂,裂片不等長,光滑無毛,花冠淡紫色,長可達 5 cm,紫色的美麗紋路非常細緻。



這隻暗點燈蛾幼蟲已經快把一朵花都吃光了



葉膜質,倒卵形或卵狀長橢圓形,先端尖或短漸尖,基部漸狹,葉緣波狀齒緣;葉面光滑無毛,嫩葉葉背脈上有稀疏軟毛;側脈 5-6 對;葉柄長 1-2.5 cm

成長葉背的形態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處處禪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