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期農業社會,鐵器是日常生活重要的謀生工具,而打鐵冶煉用的鼓風吹火的裝置,稱為風箱。《老子、第五章》提到一個比喻:天地之間,其猶橐籥(ㄊㄨㄛˊ ㄩㄝˋ)乎,虛而不屈,動而愈出。
橐籥正是風箱的古老名稱,春秋戰國時代用來製作風箱的材料難考,在台灣製作風箱的木材樹木就稱之為風箱樹。

風箱樹只產於南亞與北美;在台灣,風箱樹也只自生在北部與東北部地區,低地平野濕地或低海拔山區溝渠、河畔、住家旁,目前祇分布於台北縣貢寮、雙溪、瑞芳及宜蘭頭城、員山、五結等地。

 隨著經濟發展的轉型,工商業漸漸地取代了農業,風箱樹的經濟地位自然也逐漸失去了光彩;農地開墾,溝渠水泥化後,風箱樹已經消失在北台灣大部分地區。根據林務局台灣本土性生物資源調查結果,確定台灣已經不再發現野生的風箱樹植株。水陸兩棲的風箱樹被列為保育類植物,保育等級為野外滅絕(Extincted Wild)目前主要分部於宜蘭五結的「五十二甲濕地」,近來復育有成,是風箱樹最大且較為適宜的原生棲地環境,大多作為灌溉溝渠的覆岸與護岸植被,2010年台北花博夢想館前的水池畔也有栽植展出,關渡自然公園也復育了六株左右

這一株在池塘中央挺水而生,樹枝上仍然免不了福壽螺產卵。

風箱樹屬於茜草科、風箱樹屬,高可達約3 公尺,為多年生落葉性的灌木至小喬木。健壯的風箱樹枝葉繁茂,因為葉片的形狀和質感與芭樂(拔仔)很像,所以又稱之為「水拔仔」或「水芭樂」,英文名稱為Buttonbush;木本的水生植物及某些草本的挺水植物,只要不是嚴重缺水,多半也能適應陸上生活,因此也算是廣義的『半陸生』植物;如莎草類、穗花棋盤腳、風箱樹、落羽松等。

風箱樹一年只開一次花,每年五到七月是賞花季,頭狀花序,腋生或頂生一到十五枚,直徑約 3 公分,23枚輪生,梗長4~10公分;小花多數聚生,無柄,長筒狀,1.1公分長,先端4裂,色白偏乳黃;雄蕊內藏;花柱長而伸出;萼瓣及雄蕊均為 4 枚,花絲0.1公分長;雌蕊花柱長1.5公分,超出花冠,柱頭單一,色淡黃,開花順序很特別:由頂上先開再由最底部往上慢慢開,和其他植物完全不一樣,算是例外。

陽光下盛開的風箱樹,滿樹白球很耀眼。



 

開花時具有特殊的幽香,這樣的香水攻勢,白天引蝴蝶來吸蜜,夜間則由蛾類造訪,金龜子也喜歡吃食花、葉。





多數集結成圓球狀的頭狀花序,很像一顆白而精巧的繡球,也好像珠花,於是也有「珠花樹」的美名。

盛花之後開始萎凋,花瓣逐漸轉呈咖啡色後脫落,露出了花萼。





果實為由多數小分果所組成的聚合果,每一小分果含有種子 1 枚,成熟時會開裂;種子先端被有白色海棉狀的假種皮,這是六月下旬記錄到的果實。

葉對生或 3 枚輪生,革質,卵形或橢圓形波浪狀,葉柄紅色;托葉生於葉柄間。



薄菱蝸牛舒適的躲在葉片間。

葉背的中肋及側脈都很明顯。

台灣大學總校區的這株老樹,樹幹已經腐朽鏤空,仍然生命力旺盛,從另一側迎著陽光萌檗新枝,開花結果。

﹝20120621補編,更新圖片﹞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處處禪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