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藜蘆的英文名稱雖然稱作Japanese False Hellebore,學名卻是Veratrum formosanum Loesener,其實是臺灣特有種,黑藥花科、藜蘆屬(由百合科中分出)

台灣藜蘆的「藜蘆」意指「黑根」,根部有毒的,為多年生草本宿根性植物,別名有山蒜頭、棕櫚草、黑紫藜蘆、山蔥、棕包頭等等。北起南湖大山,南迄關山,海拔 2500~3700公尺的高山草原都有它的蹤跡,也是構成草原的主要成份之一,生長在箭竹叢間或平緩的岩屑地帶。和雪山藜蘆一樣,台灣藜蘆也是陽明山區的北降植物之一。

植株高度含花莖約在六十公分左右,屬於陽性植物,適合在陽光充足、土壤具黏性的高山草原上生長。根莖短而深厚;莖直立、粗壯,自葉叢中抽出,長約 30 公分,基部常包被有黑色纖維。

每年四、五月間台灣藜蘆的嫩芽萌發,逐漸成長茁壯,五月至七月進入花期,花莖從修長的葉片內長出,暗紅色小花排列於花莖上。

六月下旬至七月之間開花,圓錐花序,生,花兩性,花梗上密佈毛茸,長 1~1.5 公分;苞片光滑,三角狀披針形,長 0.5~1.5 公分;倒披針形的花被片有 6 枚排成 2 列,長 1~1.5 公分,寬 0.2~0.3 公分,光滑無毛,基部略成楔形;

雄蕊 6 枚,花絲細長;子房上位,橢圓形,花柱 3 裂。花多數,內外輪並不明顯,棕紅色或暗紅色,花徑約16mm



果實為蒴果,長 2~3 公分,九月至十月間,棕紅色的蒴果成熟後,具翅的種子飛散而去,開啟生命的旅程,之後植株逐漸枯萎,入秋後,地面上部分完全凋零,根部則進入休眠狀態,等待翌年的春天再一次生命的循環。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處處禪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