待宵之後方得,裂葉月見草顧名思義,夜幕來臨時才開花,白天想見到盛開的裂葉月見草並不容易,它傍晚才花開,隔日太陽出來後花就謝了,是名副其實的「月見草」,柳葉菜科、月見草屬;另一名稱「待宵草」也是一樣的意思。

裂葉月見草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,原產地在北美洲的美國東部至中部,為印地安人的重要藥材之一,後引至歐洲、東亞、澳大利亞、南非等地栽培,並迅速逸出野化。分佈於臺灣北、中部低海拔至海濱歸化自生,有時亦見於中海拔地區,主要生長於海邊或河邊沙地,近年分布範圍有明顯的擴展。

裂葉月見草莖直立至外傾,匍匐後斜升,被柔毛,有時混生長柔毛,莖長 10~50公分,常分枝,山區植株可高達30~75cm。長在沙堆時裂葉月見草的莖常倒臥在地上生長,有時甚至會被埋在沙中,一段距離才從末端冒出來。這是在海拔大約700m的竹子湖一處人工造景沙地上見到的裂葉月見草,雖然與雜草混生,體質顯然不錯。

基生葉蓮座狀,倒披針形,羽狀分裂;莖生葉則互生,披針形,不規則疏鋸齒緣,葉片兩面被有白色短毛,有時呈波浪狀,冬季會落葉。

裂葉月見草的花單生於葉腋,雌雄同株,鮮黃色花瓣4枚,倒心形,微有香味;花萼向後90度翻捲,

夜間開放,只有一夜的壽命,花期在47月以及12月~隔年三月,春季為盛花期。

花凋謝後,顏色也漸漸由鮮黃變成磚紅色。

裂葉月見草的特色在於那夜晚才開放的花朵,下午四點多,草地中有一些苞片剛剛裂開,露出一條黃色裂縫的花苞,五、六點時,鮮黃色的花朵就會完全掙脫苞片的保護,盛開在草地上,

直到第二天清晨,日光出現時才逐漸凋謝,顏色也漸漸由鮮黃變成磚紅色,滿月時,就著月光賞花,才是真正的「花前月下」。





花後結果,果實是蒴果,細長圓柱形,向頂變狹,長2.5~5公分,徑0.2~0.4公分;

具有4稜,成熟後成4片向下翻裂,形狀如剝皮的小香蕉。

種子橢圓形,種子每室2列,褐色,表面具整齊的窪點,果期 5~11 月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處處禪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