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牡丹科、肉穗野牡丹屬在台灣只有一種,其下有兩個變種,即肉穗野牡丹與東方肉穗野牡丹,肉穗野牡丹屬又名肉穗草屬,從屬名之意看來,都屬於肉質草本植物,也都偏愛潮濕偏陰的棲地。

肉穗野牡丹分布於台灣中北部低中海拔的草本層,但偏低海拔;東方肉穗野牡丹分布於全台灣低中海拔草本層,但偏中海拔。肉穗野牡丹的花萼筒為柱狀肉質,是為肉穗野牡丹名稱的由來。

肉穗野牡丹地原產地在中國南部,海南島,菲律賓及台灣,生長於全島低至中海拔約 200~1,900 公尺的山地,森林下或路旁,北部地區在烏來內洞、坪林金瓜寮溪曾發現大量族群,陽明山地區於冷擎步道及天溪園較常見。



肉穗野牡丹雖然是植株不到12公分的草本小花,但是花形優美,造型十足,逗人喜愛,若能馴化成功,將是頗具觀賞價值的盆栽花卉。

毛艮科的牡丹花富麗典雅,有人即使死於花下也寧可做個風流鬼,可見其魅力;肉穗野牡丹當然比不上牡丹花的艷麗,然則花色白裡透紅,粉粉嫩嫩的惹人憐愛。

花單生,腋生或頂生於枝條的先端,開放時徑只有0.7~1.2公分,粉紅色或紫紅色,花柄長0.3~0.5公分,直立狀;花萼筒三角狀球形,長約 0.5 公分,先端有裂片4枚,花期4~7月。

花壽只有一天,第二天花瓣即向內捲曲,準備結果。

果實為蒴果,呈中央凹陷的四稜體,長0.5~0.7公分,成熟時頂端呈4瓣裂;種子多數,細小,表面有小粒體。

肉穗野牡丹的播種機制蠻有趣的,果實成熟時不但頂端4瓣裂,而且開口朝上,種子無法掉落,它的種子無翅膀或種毛,所以也無法靠風自行飛散,

那它如何傳播種子呢?原來靠雨水沖刷,

下雨時開裂的果實,溢滿雨水,細小的種子會隨著水流出去;通泉草、蛇根草,也是用相同的方式傳播種子,果期7 ~11月;這是七月中旬在七星山苗圃登山步道見到的熟裂果,陽光下果實有如翡翠般碧綠,四方棱果實從中間開裂,就等待從天而降的甘霖,滋潤了母株,也順便帶走種子,開枝散葉

肉穗野牡丹為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,莖四方形而光滑,多為匍匐性,具單生或分枝的枝條,長3~15公分,先端常有翼翅,基部則有角稜;肉穗野牡丹有「楮頭紅、滿江紅」之別稱原因就是有這肉質的紅色莖。

葉卵形或卵狀三角形,長1~2公分,寬0.8~1.5公分,先端漸尖,基部鈍,紙質,葉緣有鋸齒且為毛緣,表面散生剛毛,

背面具有毛茸,主脈3條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,側脈較不明顯;葉柄長 0.6~1.5 公分,光滑無毛。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處處禪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