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羅氏鹽膚木被認為是大陸所產「鹽膚木」(Rhus chinensis Mill.)的變種,變種名roxburghiana 是為了紀念人稱《印度植物學之父》的蘇格蘭植物專家William Roxburgh(1751-1815)

羅氏鹽膚木是台灣中、低海拔常見的落葉性小喬木,因果實外層含有鹽份,故名;別名「山埔鹽」、「山鹽青」和「臺灣鹽麩子」,分布於中國大陸、臺灣、韓國、中南半島和印度等地,台灣2000公尺以下,中、低海拔山麓叢林之向陽開闊地,全島各地皆可見。彰化縣有一個鄉叫埔鹽鄉,這個鄉早期處處生長著很多的羅氏鹽膚木,河洛語 稱為「埔鹽」,因此就以「埔鹽」作為鄉名。

羅氏鹽膚木株高3~8公尺,具有多數分枝,小枝直立或斜上生,闊展狀,小枝被有褐色柔毛,皮孔紅褐色,為典型的傘狀樹冠。

中國古書上即有從鹽膚木果實外取鹽的記載,如《本草綱目》:「核外薄皮上有薄鹽,小兒食之。滇、蜀人採為木鹽。」台灣雖然沒有鹽膚木,但羅氏鹽膚木果實表皮也含有鹽分,秋冬時節,原住民如果上山忘了帶鹽,都會採它的果實來當替代品。對於居住於山中的人家,海鹽得來不易,因此早期原住民則多採其果實以作為代鹽之調味。鹽巴是白色的,而山上住民的鹽巴卻是從綠樹而來,「山鹽青」是個很貼切的名字。

葉互生,奇數一回羽狀複葉,長35~50公分;小葉9~17公分,無柄,側小葉對生,卵狀披針形,長10~15公分,寬3~4公分,先端銳尖或漸尖,基部鈍或略圓,紙質,粗鋸齒緣,表面光滑無毛或散生褐色毛茸,

背面密生褐色毛茸;中肋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隆起,側脈5~8對,細脈網狀,於葉背顯著;葉柄長4~6 分,散生毛茸。

羅氏鹽膚木的嫩葉呈淡紅色,頗具可觀性,秋冬葉子會轉紅,憑添山野景致。

當果實成熟後,羅氏鹽膚木的葉片也漸漸轉黃掉落,如果氣溫陡降,更可見到其滿樹紅葉,可能是暖冬效應,今年只見到黃葉。

初秋時節,頂生的無數小花集結成圓錐狀聚滿枝頭,羅氏鹽膚木屬於雌雄異株的植物,雄株在花朵謝盡之後,頂生的花序也萎縮而掉落;

羅氏鹽膚木的花雖然很小,但成千上百朵小花密集叢生卻也十分醒目,顏色則為黃白色,有高度的誘蟲的功力,對人類很有貢獻;

在台灣東部有較大量羅氏鹽膚木族群分佈的地點,養蜂人家在花期會放養蜜蜂採集花粉,收取後即可利用,花粉品質與茶花花粉不相上下,具有經濟價值。



雌株則授粉後結實纍纍,果實含有鹹味物質,薄鹽。

花謝後,取而代之的是一顆顆小巧、扁球狀的核果,扁球形,直徑大約只有0.3~0.5公分,未熟時為粉綠色,成熟時則為橙紅色,具有鹹味,

當然,大自然的食客不會放過此盛宴,果熟時節常可見到喜好「重口味」的白頭翁與紅嘴黑鵯等小型鳥類在樹梢啄食果實,果實於每年12月到隔年1月成熟。

羅氏鹽膚木是一種喜好陽光的先驅樹種,常出現於野外開闊地上。在林緣、道路邊坡、墾殖後荒廢的山坡地或是開闊地都可見其蹤跡,這是因為它是森林演替過程中的先驅植物,對陽光的需求較高,因此在鬱密的森林中並不適合生長,反倒是當森林遭受破壞或干擾後,上層的樹木無法遮蔽陽光,陽光便直射入地被層,這些陽性植物便在這時嶄露頭角,成為佔據這片土地的優勢種,尤其火燒過後,羅氏鹽膚木在演替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角色。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處處禪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