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月份是台灣白及的盛開季節,在平地就可以看到的台灣的原生蘭中,除了三月的線柱蘭,四月的綬草,五月就好欣賞台灣白及了。

這三種台灣原生蘭花之中,最有看頭的就是台灣白及,花梗高可達60公分,花朵全開時直徑約有4公分,較之很小的線柱蘭與綬草當然吸睛得多。

台灣白及Bletilla formosana (Hayata) Schlechter的名稱雖然沒有個「蘭」字,卻是如假包換的蘭花,植物學分類上屬於蘭白及屬。白及屬是蘭科中的小族群,包含台灣白及與蘭嶼白及兩種而已,蘭嶼白及僅產於蘭嶼本島的山區,當然不容易看到;

台灣白及是台灣原生種,除了台灣,中國西南部至西北部、西藏南部,日本、琉球,亦有分布。台灣白及雖然不普遍,卻是一種分佈範圍非常廣泛的蘭花,台灣全島從平地到3000公尺的高海拔都可以看到,通常生長於向陽的山坡草叢、頁岩上或溪旁礫石中,在蘇花公路陡峭的山壁上台灣白及與台灣百合爭妍鬥艷

年的五月上旬在內雙溪的碧溪產道邊,從駁崁的石頭縫中長出了一欉台灣白及,植株雖然不大,卻也花開滿枝,而且花優美,粉紫色的色暈極柔雅,只可惜兩日後再度去巡訪它時早已芳蹤杳然,連根帶土都給刨了去。


之後並沒有機會再度觀賞到台灣白及,直到日前在內湖的校園上課時,訝然的發現校園的苗圃裡盛開了三株的台灣白及,雖然花色比碧溪產道的野生蘭慘澹許多,只帶著淡淡的紫色暈,能再度與它相逢心中仍然很欣喜。


2009年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突破了養育台灣白及的技術,已經成功培育為園藝花卉,釋出技術全面推廣,因為台灣白及不僅具有觀賞價值且可做為藥用,全力將之推廣成為新興的蘭花品種;校園裡的這三棵應該是拜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之賜吧!




台灣白及為多年生草本的地生蘭,植株的高度變異甚大,通常高20~60公分,有時高度僅十餘公分的植株也會開花,有些植株的高度則可達60公分。莖纖細而且直立,假球莖陀螺狀或類似菱角狀,上面長有荸薺似的環帶,也附生數個角錐狀小芽球,富粘性,冬天莖葉會枯萎脫落,但假球莖宿存在土壤中過冬。


葉片疏生在莖基部上呈披針狀線形,具有縱摺,質地類似茅草,混生雜草間,若不開花,常被誤認為某種芒草。葉4~7片,葉生球莖上,葉片廣線形至帶形,長10~45公分,寬0.7~3公分,縱褶折樣,基部延接鞘端,先端漸尖形,全緣,基部收狹成鞘並抱莖。



台灣白及的花形構造是典型蘭花型態,花被及蕊柱帶有淡淡的紫色,唇瓣3裂,側裂片向上反捲,將蕊柱左右包圍住,唇瓣基部有明顯的黃色暈,中裂片上有5條隆起的波狀龍骨,先端黃色、末端紅棕色,周圍有紫紅色的斑點,邊緣呈波浪狀起伏,

沒有花距,而花被基部(萼片及花瓣)則帶紫色暈,花徑約2-3公分。4月份一般就可見到台灣白及抽出紫黑色的花軸,總狀花序頂生,直立,每次開1-2朵,花苞早落,花不完全開張,花瓣白色帶粉紫色由下往上逐次開放,每次僅12朵盛開,雖算不上艷麗,卻頗高雅,盛花期在5~6月間。

台灣白及的結果率還蠻高的,長得像迷你小香蕉,黃褐色的果皮上還有紫紅色稜線。蒴果長橢圓形,長2~2.5公分,外部有6條接近紫色的縱稜脊,果期8~11月,花與果並存。






台灣白及(蘭科白及屬)熟裂果.20131008-3

台灣白及(蘭科白及屬)熟裂果.20131008  
(20140407補充圖片)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處處禪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